2018-12-19 19:58
全球变暖致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加剧
近日,一个国际联合研究组表示,全球变暖将会让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更加剧烈。这或将导致未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地球上影响力最大的气候变化;东太平洋厄尔尼诺与太平洋东部地区的洪水和太平洋西部地区的干旱有关。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是判断该地区厄尔尼诺的一个关键指标,但是各种关于海面温度对于全球变暖的响应的模型无法达成统一,这也意味着全球变暖对于ENSO的影响依然不甚明确。此外,过去大部分研究评估的是特定地理区域的变化,因此所得结论不够全面。中国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领军科学家蔡文炬、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吴立新团队及澳大利亚...
2018-12-11 19:42
谁来翻越数据共享这座“大山”?
“一提数据共享,理念上大家都赞成。但往往是,共享别人的数据很乐意,要把自己的数据共享出去,有点难。”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的这句大实话,说出了许多科研人员的心声。12月5日,第三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在云南腾冲开幕。会上,以“数字连接,共享繁荣”为主旨的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这一由中国科学家倡议发起的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决定先走一步,把数据共享这座“大山”率先翻过去。“合作首先要交心”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5年来,“一带一路”合作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然而,郭华东坦言,一带一路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一区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环境承载...
2018-12-01 19:30
研究阐明流体力学在鱼群自组织行为中的关键作用-鱼群:水中运动的“晶体点阵”
长期以来,鱼类的集群行为一直受到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关注。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存在着两个未解之谜。第一,是什么原因使得成百上千的鱼聚集在一起?第二,鱼如何在快速运动中始终保持稳定的队形?目前,人们推测鱼类的聚集原因大致有觅食、繁殖、防卫和高效推进等几种可能。同时,人们一般认为鱼群的形成和维持可能需要复杂的生理感知和主动控制机制。关于第二个问题,著名的应用数学家詹姆斯•莱特希尔(JamesLighthill)曾提出过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他猜想鱼群的形成与维持可能并非依靠精确的主动控制而是被动地借助了远程的流体力学相互作用力。他还将这种作用力与晶体结构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相类比。这个猜想自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