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9 21:19
“脑科学+AI”如何携手并进?
AI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从脑科学得到启发。图片来源:亿欧网业界普遍认为,AI未来的演进方向就是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在此期间,真正需要突破的就是让计算机理解、思考和进行自我学习,脑科学则为发展类脑计算系统和器件、摆脱传统计算机架构的束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报记者李惠钰赵广立人工智能(AI)虽然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总有一个界限无法逾越,那就是拥有人类大脑的思维能力。例如拥有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AlphaGo,下棋之外的能力或许连婴儿都不如。全球科学家日渐达成共识——要想突破AI的技术壁垒,就要在脑科学领域有所建树。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也被列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2018-11-27 20:47
空间站微生物威胁宇航员健康
近日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BMC微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在国际空间站内发现了一些肠杆菌菌株,这些细菌与在一些医院中发现的传染性病菌相似。太空中的这些菌株对人类而言并非致病菌,但研究者认为应该研究其对未来的航天任务承担者可能造成的健康影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研究了2015年3月从国际空间站的马桶和运动台上收集分离的5个肠杆菌菌株,以便更好地鉴定空间站内各种表面上的细菌群落。研究人员将国际空间站内的菌株与地球上收集到的所有1291种肠杆菌的公开基因组信息进行了对比。喷气推进实验室生物技术和行星保护小组高级研究员KasthuriVenkateswaran说:“为了鉴别出国际...
2018-11-27 18:59
研究人员取得煤间接液化技术新突破
中国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与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大幅降低煤间接液化成本,为捕集与利用煤液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打开了新的大门。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这种活性物质纯度为100%、工业合成条件下可稳定催化400小时以上的新型铁基催化剂,使煤炭液化在“费托合成”步骤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全部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产生,便于一次性集中捕集利用,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煤间接液化是先把煤炭在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使煤炭全部气化,转化为合成气,再以水煤气变换反应调整合成气的成分,随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费托合成”,使合成气液化为烃类,进...
2018-11-25 20:36
可伪装柔性机器人研究获进展
柔性机器人是一个新兴领域,从机械学、物理学到生物学,都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具有刚性对应物的传统材料很难实现灵活地转变为多种形态。镓基液态合金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低粘度、良好的流动性和生物相容性,在先前的研究中,其展现出了在外加电场和牺牲金属的刺激下产生变形和运动的能力,在柔性机器人领域被寄予厚望。镓基合金一直以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示人。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报道了液态金属表面在牺牲金属或电场的刺激下可产生变色现象,使得液态金属具备了类似章鱼等头足纲动物的柔软、可变形变色的特点。研究表明,镓基液态金属的变色是由于其表面产生了百纳米厚的三氧化二镓介孔薄膜,其色彩来源有干涉和散...
2018-11-23 10:27
“超级地球”质量超地球3倍
综合报道,11月14日,英国期刊《自然》杂志上发布了一项研究,科学家宣称在附近一颗恒星的轨道上,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这颗“超级地球”有多大?它的质量超过地球的3倍。那它有多冷?它的气温约是零下238度。超级地球一般是质量大于地球的行星,但不像太阳系中海王星和天王星那样大。资料图:2015年7月14日,美国太空总署NASA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传回一批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至此,太阳系兄弟九个终于都有清晰的证件照。据报道,这颗行星及其恒星在宇宙距离地球30万亿英里的位置。巴纳德之星(BarnardsStar)是最接近我们太阳系的恒星。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其周围的行星。而这颗新发现...
2018-11-23 09:06
科学家发现新型“超级细菌”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生物学家在巴西发现数十种新的沙门氏菌菌株,这些菌株对大多数常用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科学家们将结论及抗击这些“超级细菌”的可行方法发表在《PLoS综合》杂志上。巴西圣保罗大学学者费南达•阿尔梅达(FernandaAlmeida)称:“我们发现,在食物和人体内都有大量对不同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沙门氏菌菌株,这说明现在巴西因食品感染爆发流行病的风险非常高。”沙门氏菌在1982年至2013年间曾造成巴西发生集体腹泻和发烧,沙门氏菌90种基因组已被破译。然而阿尔梅达和她的同事发现,过半沙门氏菌菌株已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这一分析表明,沙门氏菌后来又迅速发展出40多种基因,能使它...